观《志愿军:存亡之战》:致敬“最可爱的人”
供稿: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 摄影: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 编辑:杜云云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党员同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月22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党支部开展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围绕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展开讨论与交流。
影片简介:
《志愿军:存亡之战》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观影感受:
梁文强老师:电影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志愿军一起报自己的家乡,全国各地的都有,他们因为同一个信仰集合到了一起,为了素不相识的朝鲜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毛主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对于新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有重要意义。红色观影通过一段生动的历史再现让我们缅怀先烈的同时更加坚定信念,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翟雪老师: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电影后,我深受触动,对“先有大家才有小家”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电影中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自己的小家,为了保卫国家、守护和平而英勇奋战。他们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战士们,我们才能拥有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影片中,通过李默尹一家人,从团聚到因战争分离再团聚在朝鲜战场上,最后牺牲的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们深知,只有国家强大、社会安定,才能保障每一个小家的幸福和安宁。因此,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是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
王烨老师:《志愿军:存亡之战》深刻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铁原阻击战的壮烈与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影片聚焦战士们的无畏牺牲和家国情怀,人物形象鲜明,李想、孙醒等角色展现了战士们的坚韧与忠诚。战争场景震撼人心,反思战争的残酷,让人珍惜和平。影片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勇气与信念的赞歌,让我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载史册,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向志愿军战士致敬。
刘成鹏老师:影片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壮烈一幕,让我深切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无畏。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志愿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耀,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影片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今天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向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志愿军战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深感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让学生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乔金硕老师:身处朝鲜战场的战士们,为了保卫和平、抵抗侵略,与装备先进的敌军,殊死搏斗。在其最后的战斗来临前,传递笔记本里的“死不了”干花,闻着“好日子的味道”,唤起了战士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坚定了保卫国家的决心,而我们现在和平和独立都是这是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同时我觉得,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也是我们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具备的品质,跳出安逸圈、挑战不可能,才能有所获。
杜云云老师:《志愿军:存亡之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影片当中,李想“一步也不会再退”,即使全军覆没也要完成坚守任务;吴本正无惧危险前往战场最前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出最适配的武器;杨传玉背木门挡子弹,为打开水库阀门争取到最后的时间。他们有血有肉,有恐惧,有牵挂,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奉献,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应当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勇往直前,努力奋斗。